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净化净水 > 文章 当前位置: 净化净水 > 文章

空气净化器能否在2022年成功“引爆”?

时间:2021-12-08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从高增长到触底,净化器市场经历四个阶段

  根据奥维云网天猫平台监测数据,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空气净化器品牌数量从234家下降至222家。随着空气净化器品牌进一步优胜劣汰,投机厂商逐步被淘汰,行业中品牌产品和技术得以提升。在业内看来,从2013年至今,空气净化器行业经历了4个阶段。

  1、净化器经历四阶段发展,国货成为主流

  在第一阶段,受雾霾等情况影响,空气净化器行业迎来飞速增长。2013年开始,消费者为了健康呼吸问题,积极购买空气净化器产品,净化器市场得以迅速发展。产品方面,进口品牌引领行业主流。

  第二阶段,空气净化器新国标出台,导致行业加速洗牌。2016年3月,净化器新国标发布,在标准的规范下,不少品牌由于产品不达标大量减少产品研发,有的品牌甚至直接退出市场。在此阶段,国产空气净化器通过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在产品口碑和技术方面逐渐赶超进口品牌,包括小米在内的其它企业,先后跨界空气净化器领域掘金。

  第三阶段,空气质量变好以后,靠天吃饭的空气净化器行业迎来行业低潮期。用户对空气净化器的需求也开始发生变化,企业开始聚焦除甲醛净化器。雾霾经济终结后,行业整体处于去库存及产品摸索阶段,市场焦点从除霾快速切换到除甲醛。进口空气净化器产品性能与国产空气净化器产品性能相差不大,亚都、352等国产空气净化器产品由于技术过硬,产品性能超越了很多进口品牌。

  第四阶段,空气净化器行业在2018年开始转型升级,行业发展回归理性,国货开始成为市场主流。在雾霾和除醛需求不足情况下,净化器向改善生活品质,呵护家庭健康方向渗透。

  笔者发现,在2013年-2021年期间,国内空气净化器市场经历四个阶段的成长变化,消费者对空气净化器的需求从去除PM2.5转变为除甲醛、杀菌,由于国产品牌更懂国内消费者需求,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更符合消费者习惯,国产品牌逐渐成为市场主流。目前,空气净化器仍处于转型升级阶段,行业发展回归理性。空气净化器企业想要在市场中稳步前进,建议在研发新品时从改善用户生活品质、净化技术和使用场景等方面入手,多下功夫。此时,在空净行业中,还没有谁讲好新产品“故事”,未来谁能够研发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品,并且做好宣传推广,谁就有机会凭借产品出圈。

  2、病毒激活市场,品牌进一步集中

  最近两年,空气净化器市场受疫情等情况影响激活市场。疫情前,空气净化器企业正在进行技术升级、产品创新来“自救”,用以摆脱“靠天吃饭”的“魔咒”,但短期内未见成效。且空净行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用户对产品的需求,但是,消费者对空净产品的了解程度和购买意愿大多受“外界条件”影响,比如疫情、PM2.5等情况会刺激用户疯狂购买,但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家装需求和防过敏需求,少量用户会购买空气净化器外,产品零售市场较难出现“爆卖”现象。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消费者关注健康呼吸问题。包括海尔、美的、格力、亚都、松下、A.O.史密斯、莱克、远大、小米、西屋和造梦者等品牌均向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捐赠多批空气净化器。不少医院的病房里都能看见空气净化器设备的身影,消费者在健康需求的影响下,对空气净化器开启了买买买模式,沉寂了两年的空净市场开始“红火”起来。

  据了解,新冠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分别是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其中,气溶胶属于空气中的固态微粒,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去除病毒。净化空气中悬浮的固态污染物正是空气净化器的主要功能之一。因此,很多医院的隔离病房,除了基本的配备设施之外,还配有一台空气净化器。

  疫情导致消费者对于空气净化设备能否过滤病毒极为关注。其中,HEPA滤芯H12和H13两个级别对0.3微米的颗粒物过滤效率分别达到99.5%和99.97%以上,采用这种级别滤芯的空气净化器对于气溶胶病毒颗粒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加上,疫情无形中的全民健康教育,使得空气净化器产品,在疫情期间增幅明显——只是有部分消费者属于恐慌性购买,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空气质量转好,市场回落消费趋于理性。

  同时,随着消费需求升级和品牌意识逐渐增强,消费者在购买时更倾向于值得信任的品牌,直接表现为空气净化器行业头部品牌在2020年进一步扩大了优势。在2021年,空气净化器行业品牌集中度依然在进一步提高,规模较小的品牌市场生存空间遭到进一步压缩。

  为什么说规模较小的品牌市场空间遭到挤压?这点从电商平台的空气净化器产品销量中就能找到答案。用户在电商平台上搜索“空气净化器”,就会发现占领头部的基本都是小米、美的、352和华为等品牌,部分进口品牌早前被“包装”宣传得神乎其神进口品牌和中小品牌,逐渐排到靠后的位置。从用户评价来看,进口品牌人气旺,但主流国产品牌才“真香”。

  如今,我国空气净化产品普及率极低,发展空间广阔,然而产品质量和性能才是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于主流品牌,空气净化产品质量和性能较好,但部分互联网品牌和中小品牌由于没有研发实力或技术积累,只是通过OEM厂直接供货自己贴牌销售,产品质量和性能都令人堪忧。

  近两年来,空气净化器品牌集中化明显,带来的影响是市场门槛的提高,那些不具备较强整体竞争实力的中小品牌逐渐,且最终必然会被市场淘汰。

  空气净化器行业需向标准化“看齐”

  钟南山院士表示,空净市场参差不齐的验收标准、价格等都不利于行业发展,也不利于消费者正确了解室内环境、行业动态。这需要全社会扎实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我国空气净化器市场虽然在走向市场集中,但是依然面临品牌众多,以中小企业为主,大规模生产的企业较少,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当前在我国市场上销售的空气净化器品牌超200个,具有代表性品牌有松下、夏普、大金、美的、亚都、352、海尔等。2018年新国标出台后,行业标准进一步完善,实力较差的被大量清洗出局,空气净化器行业趋向良性发展。

  业内看来,制定标准能够将产品的研发、生产等向标准“看齐”,有利于区别产品质量,从而能够促进和规范行业长期的健康发展;而产品的技术指标、安全指标等则是让用户安心使用的指导指南。质量问题及安全隐患包括材料的安全性、某些部件中隐藏的有害化学物质,特别是与皮肤接触的部件。除此以外,节能环保、使用安全与产品验收合格标准等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居民消费向提高品质生活方向转变,产品创新进入活跃期,这种活跃的创新在空气净化器行业表现为产品的优化升级。与此同时,消费者对空气净化器产品的认知程度达到了一个历史性新高: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净化PM2.5等基础功能,对健康、环保、舒适、静音等越来越多的需求元素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前我国空气净化器产品正处于产业调整时期,调整产业结构、打造战略新品是当务之急。笔者觉得,目前国内空气净化器行业急需专业化标准化,才能让行业得到更好地发展。比如建立国家和行业标准,将相关标准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或者健全标准化技术组织,从产品的可靠性、服务、噪声、安装和净化效果等领域入手,在多个方面加强行业规范。

  在笔者看来,未来几年,在行业标准的规范下,将加速空气净化器的普及速度,它们将会进一步走进消费者的家庭。后疫情时代,消费者购买空气净化器产品更加关注它能否净化空气中的细菌和有害物质。对于当下主流的空气净化器企业来说,除菌或杀菌等功能并不难实现。若行业中出现相关空气净化器除菌或杀菌行业标准,企业以此来规范产品生产,将有利于消费者正确认知和选购空气净化器。

  写在最后

  无规矩不成方圆,包括空气净化器在内的家电产业是轻工重要的实体经济产业,要推动家电行业高质量发展,标准一定要紧紧跟上。我国空气净化器企业想要立足产业,需要瞄准产业发展中的标准化短板和弱项,深挖高质量发展对标准化的新需求,持续提升标准供给的质量和水平,才能更好地推动空气净化器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走向“制造强国”之路。

上一篇:专注冬季室内空气健康,防止“二次污染”,戴森助力健康家居生活

下一篇:飞利浦家电吸尘器FC6409,三合一轻松除尘家用电器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闽ICP备07500721号  |   QQ:3309388110  |  地址:福建泉州  |  电话:13459508636  |  
Copyright © 2023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版权所有,授权www.943721.com使用 OK文库 Powered by 55TR.COM